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的基本组织单位,是实现党派的政治任务的基础,是联系广大党派成员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团结和凝聚成员的重要作用。加掌握湖南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基本,促进基层组织建设,第16期民主党派骨干培训班民建课题组以民建基层组织为考察对象,课题组成员赴长沙等地和市级组织班子成员、专职干部、部分会员进行了多次座谈,就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进行了调研,现总结如下。
一、当前我省基层组织建设基本情况
1.坚持标准,严格要求,组织发展有突破
会员发展质量是组织发展的生命线。各地市委坚持“三个为主”,注重质量,注意数量,严格把好入会关,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如,岳阳市委在发展中坚持发展是为了工作和在工作中发展的原则,强调发展“为会所用”,发展是为了会的事业。在具体操作中,各地根据会章和民建中央关于组织发展精神,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实际,从发展对象的年龄、学历、新的社会阶层注册资本和纳税额度等方面都形成和控制了一定标准。总体来看,民建会组织发展保持了一定速度,质量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民建会对社会中上层代表人士吸引力越来越强。到2012年12月底,截至2012年底,湖南民建共有会员4403名,平均年龄51.4岁,大专以上文化的占会员总数的80.06%,中高级职称占会员总数的58.57%,经济界会员占会员总数77.08%,新的社会阶层占会员总数26.44%,会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更趋合理,目前全省共有市级组织9个,总支与基层支部183个,基层组织设置也更加合理。
2.加强指导,抓好活动,组织建设现生机
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各地组织以领导班子建设为关键,以组织活动为抓手,加强指导与督促,基层组织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一是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各地市委均非常重视支部班子建设,及时关注班子成员情况,注意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帮助,及时调整班子结构,将那些会务热情高,有奉献精神与工作能力的会员及时充实到班子队伍中来,极大地促进了支部工作开展。长沙、益阳等一些支部反映,换了新的领导班子后,支部工作面貌完全焕然一新,支部凝聚力和活力得到极大增强。
二是推行与完善支部工作量化考核。邵阳、衡阳、株洲和湘潭等市委都推行了支部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将组织发展与活动开展,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履职情况,专题调研和社情民意反映,社会服务甚至会务资料发放等情况进行量化打分,每年根据量化成绩进行评比表彰。有的地方还明确,支部工作成绩好坏直接影响该支部主任的政治安排。衡阳市委对支部建设提出了“1234”的工作要求:要求支部每年完成一个调研报告,发展两个会员,写三篇社情民意,开展四次活动。任务简单明了,便于支部掌握,推行成效明显。为保证基层组织工作量化考核工作落到实处,邵阳市委还成立一个检查验收小组,通过“一听、二看、三座谈、四征求”的方式对量化考核工作进行集中验收。即,听取支部工作情况汇报,看支部工作记录内容,与会员座谈支部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征求支部所在单位中共党组织对支部工作的评价与建议。
三是加强示范性支部建设,实现以点带面。湘潭市委近年来狠抓了示范性支部建设。他们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支部,有企业支部(江麓支部)、高校支部(湘大支部)、地方支部(雨湖总支)、综合性支部(易俗河支部)等,一是加强对这些支部工作的指导督促与帮助,围绕组织建设目标制定建设标准,要求这些支部实现六有:“有制度、有服务、有活动、有场地、有经费、有考核”,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年中定期检查督促,年底考核评比。二是重点加强与这些地方、单位统战部门协调联系,争取各方面支持。示范性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得到各方重视与支持配合,极大地促进了支部建设。
四是大力抓好组织活动。各地市委以基层组织活动为抓手,不断加大指导与督促力度,围绕基层组织建设目标和中心任务,机关干部积极参与,定主题、选内容,帮助支部进行活动策划,不断提高活动质量,提高活动吸引力和参与率,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团结,使许多基层组织焕发新的生机。根据2012年12月底统计,每月开展一次活动的支部23个,占全省支部总数的14.2%;每2个月开展一次活动的支部43个,占支部总数的26.3%;每季度开展一次活动的支部70个,占总数的42.9%;全年开展活动少于4次的支部大概只占支部总数的15.4%;长期不开展活动的支部2个,占总数的1.2%。
3.广泛联系,多方沟通,争取支持见成效
近年,各级组织加强与中共统战部门沟通联系,争取支持帮助,解决基层组织实际困难,取得了新的成效。2008年起民建株洲市委芦淞总支工作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解决办公活动场地等基础上,2009年,中共株洲市委又出台新的办法,帮助民主党派实现“五有”:有场地、有经费、有平台、有评价、有培训。在场地方面,保证两个支部至少有一个活动场地。每个支部3000元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目前,株洲大部分总支、支部在活动场地与经费上基本得到解决。
中共衡阳市委提出了《关于重视和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衡发[2009]16号),提出:要“积极为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造良好条件”,“民主党派成员从事民主党派的日常工作,要按党领导下的工会、妇联、共青团工作一样计算同等工作量”,“要将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活动等同中共支部的活动对待”。“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活动场地、交通工具、活动经费、活动时间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所需的考察调研、教育培训以及开展其他必要活动所需经费,要列入年度预算,在单位经费中开支”。目前,部分支部经费场地等问题得到逐步解决,衡南县支部每年5000元活动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
其他还有怀化鹤城支部、常德鼎城区工委、武陵区工委、岳阳云溪区支部等多个地区基层组织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部分支部所在单位、高校也对支部有了一定的经费支持。
4. 建章立制,按章办事,制度建设保发展
制度建设是自身建设中带根本性、长期性和保障性的建设,也是保证基层组织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从调查情况看,各级基层组织均非常重视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建立了《主委会议联系基层支部制度》、《支部工作量化考核评比制度》、《支部会议制度》、《会员发展制度》、《基层支部活动制度》、《支部财务管理制度》等基层支部工作制度体系,促进了基层支部的健康发展。同时,各级组织非常注重根据地方实际工作需要及时修改和完善相关制度。比如,长沙市委雨花区一支部及时调整修改制度体系,修改部分过粗过严规定,完善财务、联系会员、探视等制度,保证制度建设符合工作实际,使制度建设促进支部发展。株洲各总支、支部还将相关制度张贴在活动室内,在工作中注重严格按制度办事。
5.献策出力,服务社会,民建组织添光彩
各支部发挥各自特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献策出力,服务社会,增强了组织活力。如,邵阳市委开展的“周六调研日活动”,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丰富了组织活动内容,民建邵阳市委还编发了《社情民意专刊》,直接递交给邵阳市委市政府,受到高度重视;长沙天心区工委与白沙社区开展联创共建,打造“同心社区”,促进社区和谐,开拓了党派基层组织工作新内涵,得到民建省委、省委统战部领导高度肯定;由民建中南大学支部倡导发起、由中南大学附中实施的“宏远助学行动计划”,先后为540名贫困与少数民族学生,总资助额近800万元。省人大将此纳入了“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行动”。今年4月,衡阳民建企业家发起成立全国民主党派市级组织中首个慈善基金总会---湖南民建融达慈善总会,基金额达到1300万元,打造了衡阳民建慈善品牌。津市市委文卫支部发挥支部医疗骨干多优势,坚持组织会员到乡镇进行巡回义诊,到那些偏远乡村、厂矿免费送医送药,得到党政领导肯定,地方群众称赞,树立了民建良好社会形象。
总的来看,全省民建基层组织围绕基层组织建设目标,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服务社会,扩大影响,树立民建会的良好形象,做出了很大贡献。
二、当前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少数支部班子领导乏力。领导班子建设情况直接决定支部工作开展好坏。当前少数支部领导班子存在领导乏力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支部主任不熟悉党派工作,不知道该抓什么,怎么抓,工作缺乏方法与思路;和支部会员联系不广,不清楚支部会员需求;与地方、单位党政部门缺乏沟通联系,协调能力有待提高;个别支部班子不团结,缺乏凝聚力;支部分工不明确,支部工作仅仅依靠支部主任来支撑等等。
2.少数会员党派意识不强。少数会员长期无故不参加会的活动,不学习不了解会的知识,不关心会的发展,对会的工作没有热心,对会内上级组织布置的任务不能完成,不能履行会员基本义务,不关心会内同志,等等。
3.基层组织工作开展条件总体欠缺。一是活动条件问题。尽管部分支部在活动开展的经费、场地等方面得到了部分解决,但总体而言,场地、经费问题仍然是困扰基层组织活动的重要障碍,对于部分经济不够发达的地方更是如此。部分支部能够基本解决经费场地问题,但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二是干部培养推荐问题。后备干部培养推荐情况直接影响到基层组织工作开展。当前,大多数地方后备干部培养与推荐在体制机制、外部支持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4.地方、单位对党派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地方、单位领导对党派、对统战不清楚、不重视。有的还存在许多错误的观点,认为发展民主党派是和中共作对。有的单位,特别是企业单位不重视基层党派组织工作,没有将党派工作纳入工作内容,在活动开展、经费、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不够。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我省基层组织自身建设,要苦炼内功,夯实工作基础,增强内部团结,增强内部活力与凝聚力;外树形象,促进发展,做好工作,加强宣传和联系,以业绩求发展;尽量实现本职工作与会务工作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良性发展,努力做有影响有地位的基层民主党派支部。
1.加强班子建设,及时调整班子结构
加强班子建设,班子要在平时注意物色和培养会员骨干,保持定期换届,通过正常新陈代谢,将那些有热情、有能力、有发展前途的会员吸收到支部班子中来,使支部班子成员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继续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党派意识
加强思想教育,一要继续加强会章会史、光荣传统教育,增进会员对民建组织的了解和认同度,增强会员自豪感。二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心思想教育、五一口号等活动,以主题活动推动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增强政治信念。
3.加强指导督促,提高会务工作水平
要加强对支部班子成员及骨干成员的培训,让他们熟悉会务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与会务工作能力。加强对支部班子工作的指导与督促,要坚持与落实领导和机关干部联系支部的制度,要多沟通联系,交流思想,机关干部要多参加支部组织活动,多熟悉情况,听取意见,协助解决问题。要通过指导督促大力提高基层组织班子成员会务工作水平,通过会务工作培养和锻炼会的后备干部。
4.多方争取支持,解决支部实际困难
会的上级组织要多支持基层支部工作,加强与党政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充分发挥高层代表人士影响作用,争取支持帮助,在经费、场地、干部培养推荐等方面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5.外扩影响,做有影响有地位的党派支部
要支持会员做好本职工作,在本职工作上做出实绩,提高会员在行业,专业领域的影响和地位,关心支持支部会员成长,通过会务工作培养和锻炼干部。要解决会员实际困难,作为支部领导班子,平时多和会员保持联系,关注会员需求,听取会员意见,在会员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作为支部要关心本单位、本地区的发展,继续发挥民建传统优势,多支持地方党政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多献策出力。创新工作机制,注意班子分工协作,多采用统筹方法,尽量实现会的工作与个人业绩、个人成长进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良性循环发展。加强支部工作宣传,扩大组织影响,争取做有影响有地位的党派支部。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