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党外领导干部,在我省当前推进“四化两型”、实现“两个加快”攻难克坚的进程中,如何提高处理新课题、新机遇、新挑战的能力,我认为应注重提升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一、注重理论修养,提高政治素质
理论是是指导实践的航标。一个人用什么样的理论和思想来武装自己,就会站在什么样的政治立场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修养。作为党外领导干部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除系统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理论政策外,当前就是要学习“同心”思想,自觉将“同心”思想转化为价值取向,转化为思维方式,转化为行为规范,并用其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真学、真懂、真用。
其次,要提高政治鉴别力。什么是政治鉴别力?就是通过种种表象判别其政治实质的能力,它是政治素质的综合表现和检验。没有清晰的政治鉴别力,就不会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只有具备清晰的政治鉴别力,才能使政治立场得到有力保证。当前,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党外领导干部更应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大局出发,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各种政治风浪、大是大非面前,具有超强的政治鉴别力,明辨事理,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干扰。
二、注重品德修养,提高思想作风素质
第一,要大力弘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和奉献精神。实践证明,过去以来,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在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之所以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作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普遍赞同,主要是得益于他们具有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有高尚的道德风范和良好的政治品德,具有影响一批人的人格魅力,具有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精神。
第二,要倡导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摈弃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弊端。做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及群众的生活中去,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服务群众,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和角色意识,获得实践的体验和收获。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发挥党外干部的优势,在做群众工作时要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关心群众的工作生活、喜怒哀乐、所思所想,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理顺情绪,化解矛盾。
三、注重能力培养,提升参政议政素质
首先,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经济建设中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群众中开展专题调查研究,了解民情,反映民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谏言献策,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推波助澜,有所作为。
其次,努力做到谋事、干事、成事、不出事。一要实干和敢干。真抓实干、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对领导干部执行能力的要求,党外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并要多办顺民意的实事和好事,不推诿,不退缩,敢于建功立业;二要善于干和创新干。唯有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在更高起点上获得新发展。使自己的履职真正上水平、有层次、见实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